【资料图】
泄洪前,官员欲通知群众疏散,乾隆却下令:别通知,淹死他们更好
1742年(乾隆七年),乾隆皇帝遇到了一件棘手之事,这年六月,淮北地区发生了大洪水,安徽、江苏临近淮河的地方均化为一片泽国。由于水势太大,水利专家们都认为,应该开闸分洪。然而就是这个开闸泄洪,引起了安徽和江苏民众的激烈冲突。
在安徽和江苏交界的地方,有一个高家堰大堤,是清政府防洪治洪的重点工程。但围绕这这座大堤,却有无数的争议。原来,一旦发生了洪水,淮河的泄洪口被高家堰拦住,湖水很容易倒涨安徽周边。所以对于安徽省来说,打开堤坝,将洪水引向下游是防洪的妙策;但对位于下游的江苏来说,大堤是防洪利器,一旦开闸放水,就会将该地化为泽国。因此,安徽民众均支持开闸放水,而江苏省民众却反对开闸放水,两地民众积怨很深。
当年七月,安徽民众向地方官情愿,要求挖开高家堰。而地方官不敢自作主张,于是拒绝了民众的请求。第二天,民众们背着官府,自己拿着工具,准备挖开大堤。而江苏民众听闻此事,立即拿着武器前来阻止。很快,两地的乡民展开了械斗,造成了许多死伤。
于是,地方官将此事告知了乾隆皇帝,希望他做出裁决,到底是开闸泄洪还是不泄洪。看到地方官的奏折,乾隆竟大发雷霆,他说:“安徽民众太自私,他们只想着自己,却没有想过天下大局。”于是,乾隆皇帝严厉批评了安徽巡抚,说他办事不利,纵容本地群众肆意妄为。于是乾隆下达命令:不到万分危急的时刻,高家堰水坝绝不准开!也就是说,乾隆想保住江苏,同时牺牲安徽的利益。
有了这个命令,可就苦了安徽省的民众,淮河、黄河的水势越来越大,不开闸泄洪,洪水一定会漫向安徽这一边。于是安徽巡抚向乾隆上书,请求他让自己及时疏散群众,避免损失。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乾隆竟冷酷地说:“一个也不准通知!”
乾隆之所以会下达这种丧心病狂的命令,是因为他害怕安徽民众知晓自己已经放弃了他们。一旦民众们知道自己的意图,一定会群起反抗,强行挖开大坝,让洪水泄向江苏。在乾隆看来,江苏是朝廷财赋重地,来自长江中下游的盐税与田赋,都要经过运河输送至京师。因此在一开始,乾隆就决定保江苏,不保安徽。开闸放水,固然能让安徽和江苏分摊水患,减少两省的总损失。然而一旦让江苏遭灾,很可能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从而动摇国本。所以,他不希望看到江苏承受任何损失,洪水把安徽的“刁民”淹死了,反而可能更好。
高家堰水坝
就这样,乾隆放纵洪水冲向安徽居民,没有接到泄洪通知的民众纷纷被大水所淹没,死亡不可胜计。在乾隆这个“千古圣君”看来,财赋比人民的性命可要珍贵多了。从这里就可看出,乾隆一向标榜的“以民为本”,不过是骗人的屁话。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