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现实主义作品成为银幕主流。军事题材影片作为以现实主义创作为基调,反映时代风貌的重要类型之一,一直深受观众喜爱。在军事题材影片创作中,写实、求真是必然要求,而影片所蕴含的鲜明、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激情饱满的情感力量以及不断强化的文化自信自强,则离不开源于真实生活的艺术化表达——以浪漫主义视角,挖掘和塑造真实、个性、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无名英雄,更能引起人们对作品的强烈共鸣。
日前,首部聚焦新时代空军试飞员的影片《长空之王》在上映后引发热议,很多观众表示,自己是通过在大银幕上看到新型战机惊心动魄的试飞过程,才真正了解、走近了试飞员这一“神秘”而又伟大的群体。试飞员们展现出的专业精神和英勇奉献,让观众们在热血共鸣中由衷敬佩。
记者注意到,从题材创作角度来看,在世界范围内,聚焦空军或战斗机的影片并不多,因此拍好这样一部影片具有相当的难度。《长空之王》导演刘晓世说,因为“每个人都见过飞机,电影拍摄如果做不到真实就很容易让故事减分”,为此,影片在真实取材的同时,借助真机实拍加虚拟拍摄技术为视觉呈现带来的新意,很好地解决了视觉呈现的真实感问题。观众对影片中呈现的飞机穿云、高空翻转等画面感到热血沸腾,两项风险度极高的试飞科目“失速尾旋”和“空中停车”以沉浸式观感令观众真切体会到试飞过程中战机、试飞员达到极限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不过,对于一部军事题材电影的创作来说,先进的拍摄技术虽然能为观众带来视听上的冲击,但其主要目的仍是要为叙事服务。影片中人物的成功塑造,才能够有效吸引观众——“没有比真英雄更动人的剧本”。记者了解到,《长空之王》剧本的创作建立在采访了上百名试飞员及各类工程师、设计师、专家,积累了100多万字的素材资料的基础上。影片中的不少台词,即来自试飞员采访里的真实原话,主创以这些试飞员自身真实的故事为基础,塑造了影片中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电影里,从试飞小队的张挺、雷宇、邓放到科研人员、医生、家属,几乎都取材自受访者们真实的经历。“试飞和飞行不只是面临危险,首先是勇敢者和理想主义者才能去做的事情。”影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摹了年轻试飞员的成长故事、专业精神,也没有回避他们自身在成长中曾有过的弱点,从而达到塑造人物的真实感。这就让影片在呈现我国新一代试飞员参与最新型战机试飞工作,一次次探索飞机安全边界和极限状态的故事的同时,能够令观众对影片中塑造的年轻热血、形象鲜活的当代军人更有亲近感和代入感,更理解他们的选择。
当然,如果影片只是停留在个人故事的表达,或许能带给人感动,却无法引发观众们更深层次的共鸣和情感升华。时代变迁,对比第一代“勇敢型”和第二代“技术型”试飞员,新的一代试飞员既有扎实理论又有技术经验,是“会飞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因此,除了继承了前辈们英勇奉献的精神和磨练自身的专业技术,新一代试飞员要搏击长空,就更为依赖集体的力量,依赖国家和时代给予的平台。如导演刘晓世说,《长空之王》的“王”不是某一个人,“它无关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一群人的和衷共济”。影片将镜头对准的不仅是怀有坚定信念、执着勇敢的一代代试飞员群体,还有飞机设计师、工程师、航医以及默默奉献的家属。影片将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的“人”和“故事”融于试飞员群体的英雄传承,融于中国空军事业和航空事业的辉煌成就,乃至融于中国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这种中国特有的集体主义浪漫,在点燃观众们热血激情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个人成长和家国命运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言以蔽之,以“浪漫”的视角开展军事题材创作,讲好中国故事,这何尝不是我们的文化自信自强。
(图片来自片方)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