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资料图】
赵良嗣:影响历史走向的小人物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西北宣抚使、北宋第一武装太监童贯奉诏出使辽国。
某日,办完公务后,童贯下榻于卢沟桥驿站。夜半时分,一个神秘人物忽然到访,说有收复燕云,改变宋、辽两国国运的要事和童贯汇报。
这个人叫马植,辽籍汉人,曾在辽国当过光禄卿这样的大官(三品)。后来因事辞官,成为一名优秀的贩马商人。
按他的说法,自己虽世代仕辽,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日不思重回大宋的怀抱。
他对童贯建议道:天祚帝荒淫无道横征暴敛,女真人恨之入骨。如果我们派遗使者从登州、莱州跨渤海与女真人接上头,两面攻辽,辽国必败无疑。
女真恨辽人切骨,而天祚荒淫失道。本朝若遣使自登、莱涉海,结好女真,与之相约攻辽,其国可图也。
这番说辞让童贯心动不已。
在此之前,他已经通过在西北战场上的胜利,累官至检校司空。按说,这已经是绝大多数太监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了。但是,对于童贯来说,这却远不是终点,他的目标是建立不世军功、成为北宋第一军人。
所以,在政和五年(1115),他命人偷偷地把马植带回开封,并改名李良嗣,藏在了自己家中。
随后,他向宋徽宗献上联金灭辽之策,并同时将李良嗣隆重推出。
看来李良嗣早有准备,一见到宋徽宗,立即就画了一张大饼呈了上去。
他说,燕云本就是中原的固有领土,北宋收回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那一地区的汉人想中原王师都想疯了,如果宋军攻辽,肯定会敲锣打鼓、送水送粮地欢迎。这件事宜早不宜迟,还必须赶在金国前头,如果让金国先行收复,我们将会非常被动。
辽国必亡,陛下念旧民遭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代天谴责,以治伐乱,王师一出,必壶浆来迎。万一女真得志,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事不侔矣。
这位花鸟皇帝一听大喜,连称良策,不仅赐这位马贩子以皇姓,即赵良嗣,还立马封了"朝请大夫、秘书丞、为秘阁待诏、备皇帝顾问"等一大串头衔。最后甚至还高度评价道:燕云十六州一直是我的心病,你这是给我带来了治病的良药啊。
辽国不灭,燕云不收,北部边陲久不安宁。今所献良策,或可解除朕心头之病。
这个赵良嗣历来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争议的焦点就是他入宋的动机和联金灭辽之策是否可行。
仅在当时,这件事就引起了激烈的辩论,太宰郑居中和枢密院执政取洵武等人就认为这不仅属于背盟之作,且前门拒虎后门纳狼,不一定是好事。
就笔者认为,这个赵良嗣应该不是什么好鸟,原因有两个。
首先,史书对其评价极差:人品很坏、作风混乱,周围的人都看不起他。
行污而内乱,不齿于人。
其次,他入宋的时机决定了他的动机不纯。此时的大辽正如赵良嗣所言,荒唐的天祚帝耶律延禧信任奸小,残害忠良,官员贪腐成风,百姓民不聊生,天怒人怨,国运已是危如累卵。同时,女真人也正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并将在未来的十余年内成为大辽国的掘墓人。
所以说,赵良嗣此时降宋,与其说是弃暗投明,不如说是狡兔三窟、自寻后路之举。
令他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个小小的自保举动,居然直接导致了中世纪东亚格局的颠覆性剧变:两个超级大国先后因这一计策而亡国!
毫不意外,这封信没有交给耶律余睹,而是直接被萧仲恭交到了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手里。
这位金国二世皇帝阅罢展颜一笑: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正愁没有理由再次出兵呢!
半年之后,也即同年八月,金军又故技重施,分两路攻宋;闰十一月,开封城破。又四个月,金人掳徽、钦二帝北上,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三朝北盟会编》就对此评价道:"国家祸变自是而始"。
02
背信而盟:宋金"海上之盟"
与金人结盟从一开始就遭到反对,因为此时宋辽《澶渊之盟》仍未失效。
这就相当于一个男人在没有离婚的情况下去和另外一个女人缔结婚约。
太宰郑居中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说:"宋辽澶渊之盟签定百余年来,仗打得少了,老百姓的负担也减轻了,从这一结果来看,汉唐的和亲也没我们这一手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冒然毁约,不仅多一个敌人,恐怕老天爷也不会帮我们。
郑居中背后的意思是,在辽国没有明显违约的情况下,北宋仅仅出于落井下石的考虑就单方面毁约,这不是天朝上国该做的事。
但是,艺术家皇帝已经彻底被收复燕云、恢复汉人风光的伟大设想冲昏了头脑,他要把前朝后周世宗和本朝太祖赵匡胤的荣光远远地抛在身后,创不世伟业,做千古一帝,
于是,跨海结盟很快被提上日程。
不过,宋徽宗虽然心急,但在中原王朝最为注重的礼仪问题上也没有丝毫含糊,比如,他自始至终端着正朔架子,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寻求合作。尤其在第一次,他居然连个官方代表都没舍得派出。
政和七年(1117年)八月,他让登州守王师中派了七八个官兵,以蓟州流民高药师为向导,渡海试探。当行至渤海北岸时,几个人被巡逻的女真兵吓得不敢靠岸,逡巡数日后被发现并羁押,于次年正月初三才无功而遣返。
重和元年(1118年)四月下旬,宋徽宗终于派出了一位正式代表:武义大夫马政,并以通女真语的平海军卒呼延庆为副使金。这一次,他们见到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马政首先夸耀阿骨打的功绩说:"日出之分,实生圣人。窃闻征辽,屡破勍敌",并传达了北宋政府"欲与通好,共行伐辽" 的意向。最后,他小心翼翼地提出了北宋政府的真实意图:克辽之后,请金国返还在五代时期被契丹占去的燕云十六州。
若克辽之后,五代时陷入契丹汉地,愿畀下邑。
对此,完颜阿骨打同意合作,但对于燕云的态度是:既然是合作攻辽,那就应该谁打下来算谁的。
所请之地,今当与宋夹攻,得者有之。
为表示诚意,当年十二月二日,金国派出使节李善庆,与马政一同返回开封。
重和二年(1119年)三月十八日,北宋政府再派朝议大夫直秘阁赵有开和忠翊郎王环充陪金使李善庆作回访。这时,又一个分歧出现了。
在回访的书面材料上,赵良嗣认为这是两个国家间的外交往来,所以应该使用国书。但此议遭到几乎其他所有人的反对,在他们眼中,女真就是一个未开化的蛮族,把他们当作一方节度使对待已经是抬举了,所以坚持让赵有开携诏书前往。
行至登州又生意外,主使赵有开突然病死。适逢此时,正节节败退的辽国天祚帝居然还大言不惭地封完颜阿骨打为东怀国主,这让宋廷认为金、辽已经修好。于是,在未深入了解内情的情况下,竟然让呼延庆护送李善庆回金了事。
看到宋方如此敷衍,阿骨打大为光火,他让呼延庆捎话给宋徽宗,说我们自己已经快打下整个辽国了,根本不需要北宋帮忙,所以结不结盟对金国来说无所谓,如果宋廷一直这种态度的话,那合作的事就免谈了。
呼延庆无奈,只好回报朝廷说:这事我玩不转了,换人吧。
契丹讲好不成,请复别遣人通好。
见事有不济,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派出了赵良嗣再次使金。搞笑的是,这次仍然没有使用国书,而是由徽宗皇帝本人给阿骨打写了一封信,可能他认为自己的御笔"廋金体"本身就是对蛮族最大的恩典。
但是,宋徽宗此举不仅没有感动金人,还搞出了一个大大的乌龙,把自己完全置于被动之地。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